甘肃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标识

丝路同行,情谊交融
—— 记一场两岸青年农业与文化之旅

来源: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征文作品    作者:杨浩浩    时间:2025-11-19

七月的陇原大地,阳光炽热如我们相逢的热情。7月6日晚,在兰州中川机场,我作为志愿者举着写有“台湾嘉南药理大学”字样的接机牌,在人潮中翘首期盼着那十六张陌生又注定熟悉的面孔。当嘉南药理大学的师生们推着行李车鱼贯而出时,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们身边那些格外硕大的行李箱。初次见面,带着旅途的疲惫却掩不住真诚的笑容,台湾老师轻声告诉我们:“这里面大部分是我们带来的家乡特产,一点小小的心意。”那一句“这是我们家乡的味道”,伴着无比真挚的笑容,瞬间击穿了初见的陌生与距离。一股带着山海温度的情谊暖流,悄然融化了所有的局促,仿佛为即将展开的八天旅程,奏响了深厚友谊的动人序章。那一刻我就知道,这八天不会只是行程表上的勾勾画画,而注定是一场将彼此的名字,深深镌刻进对方生命记忆的温暖旅程。

一、专业碰撞:舌尖上的丝路新章

此次交流的核心,是围绕食品科学这一共同语言,在古丝路节点上展开的现代对话。

7月7日清晨,我们带着他们穿过甘肃农业大学的彤笙广场。那天上午我们参观了学校认知馆,展柜里一幅百蝶图让大家屏住呼吸。在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院的交流会上,李永才院长详尽介绍了我院历史以及在果蔬采后品质控制、畜产品加工、乳制品研发上等方面的突破。台湾范晋嘉老师则分享了嘉南药理大学生物工程技术和保健食品开发经验。最后一起参观了学院的实训基地以及特色葡萄园。

企业参访更是一场沉浸式课堂。在甘肃传祁甘味乳业,同学们目睹甘肃特色乳品如何依托先进生产线走向全国;于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大家惊叹于智能温室中番茄如红宝石般悬挂。而青岛啤酒(甘肃)公司里,范晋嘉老师对酿造工艺中每一处细节的严谨追问,让我们见识了台湾学者对专业的执着。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一带一路”不仅是商贸古道,更是现代农业科技与创新理念交融的新通道——它让甘肃的“甘味”与台湾的“好料”有了对话、互鉴的无限可能。

二、文明寻脉:黄沙古道上的心灵共振

当列车西行,窗外风景从绿洲渐变为戈壁,我们踏上了真正的丝路文化寻根之旅。

张掖七彩丹霞的恢弘画卷在眼前铺展,嶙峋山体在夕照下流淌着金红与靛紫。同学们举着相机不停拍摄,感慨道:地理课本里的丹霞,亲眼看到才知什么叫“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嘉峪关城楼傲立于祁连山与黑山之间,斑驳城墙诉说着“天下第一雄关”的千年戍守。同学们并肩抚摸冰凉的城砖,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站在这里,突然懂了什么叫“羌笛何须怨杨柳”的苍凉。

敦煌莫高窟是此行的精神高地。当讲解员手电照亮第45窟盛唐彩塑的瞬间,佛陀低垂的眼睑与菩萨慈悲的微笑,让喧嚣的我们都屏息静默。同学们在窟外久久驻足,有人感叹道:“一千年只是一瞬,艺术却让瞬间成为永恒。”黄昏的鸣沙山,我们攀上沙脊,俯瞰月牙泉如一弯碧玉镶嵌在大漠之中。捧起一掬细沙,看沙粒从指缝滑落,我想:这沙子会唱歌,也记住了我们的笑声吧?这些时刻,丝路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名词,而是镌刻进我们血脉的共同记忆——它让我们真切触摸到中华文明的博大与包容。

在敦煌返回兰州的火车上,我们分享着旅行中的喜悦,参观甘肃省博物馆“铜奔马”时,有人感叹其昂首甩尾身姿;黄河母亲雕塑前,有人说想起台南的“安平母亲”雕像,两岸对母性情怀的尊崇如此相通;中山桥上,有人指着滔滔黄河说,这水终会流入海,就像我们总会再相逢……

三、情谊深种:跨越海峡的青春约定

八天的朝夕相处,情谊如同涓涓细流,在每一个并肩同行的瞬间悄然汇聚,日益丰盈。作为与佳玉、侑希、霈瑜、岑白(维尼)对接的志愿者,我们之间那层初识的礼貌薄纱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心扉敞开后的无话不谈。佳玉的鬼马精灵里藏着细腻的观察;侑希的开朗像阳光般温暖直接,总能驱散陌生;霈瑜的活泼可爱如同跳跃的音符;而维尼那份独立内敛的气质下,是沉静而可靠的力量。最是难忘她们的笑容——佳玉眼角弯弯,侑希眸光闪动,霈瑜甜甜的笑容仿佛盛满了蜜糖,维尼则是抿嘴浅笑时那抹让人心安的温柔。这些纯真而灿烂的笑容,早已超越了面容的印记,像一道道温暖的光,深深烙印在了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无论是围坐夜聊,还是旅途奔波,只要看到她们这样笑着,所有的疲惫便烟消云散。

离别之际,她们递上亲手绘制的卡片。佳玉写道:“谢谢你这几天的带领,照顾我们的每一方面!牛肉面真的很好吃!”侑希写道:“感觉我们好像是认识很久很久的朋友,离开并非终结,而是另一种相遇的开始,希望我们大家有缘还能再相见!”霈瑜写道:“这几天的相处真的很开心,希望我们的友情越来越好!有机会再来甘肃玩。”维尼写道:“离别总是有点感伤了,或许是这几天我们已经习惯彼此的存在了,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了!”卡片上还贴着我们的合影以及一行十六人的亲笔签名。机场送别时刻,我们拍照合影,红着眼眶说保持联络,挥手告别。我想一定要一起看澎湖湾的星光!望着飞机划破长空,手中卡片微微发烫,我知道友谊的纽带已牢牢系紧。

四、星河长明:心向未来的丝路新程

驼铃悠远的古道,曾见证无数相遇与别离。八天太短,短到刚熟稔乡音便要道别;八天亦很长,长到足以在年轻的心版刻下永恒印记。

我不仅收获了前沿的食科视野,更在台湾师生身上看到对专业的严谨与热忱让我深受触动。丝路瑰宝的洗礼,让我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有了切肤之悟:敦煌壁画融合西域晕染与中原线描,恰如两岸文化同根而生、各美其美。而这份与佳玉、侑希、霈瑜、维尼还有其他所有师生共度的时光,更让我深信:海峡隔不断心灵共鸣,青年人的真诚相待,正是消弭隔阂、共创未来的最亮星火。

飞机消失在天际,我耳畔回响起嘉峪关的风鸣与月牙泉的沙响。这份情谊,如同我们共饮过的黄河水,终将汇入同一片华夏海。期待重逢于宝岛稻浪翻滚的田野,或是陇原杏花如雪的春天——因为丝路的故事,永远书写在下一个相遇的路标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