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标识

明月何曾是两乡
一诺一生的守望与归途

来源: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征文作品    作者:张怀翠    时间:2025-11-19

西北偏北的小镇,是我的老家。这个名唤苦水的镇子,坐落在连绵起伏的黄土丘陵之间,一条瘦弱的小河穿镇而过,叫做庄浪河。河岸两边是稀疏的柳树,风一吹,柳条随风轻扬,像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今天我要讲的,是大爷爷的故事。

大爷爷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这在小镇上是稀罕事,在我们家族中也是一件极荣耀的事。他年轻时,生得高大威武,眉目疏朗,穿起军装来,更是挺拔。听爷爷讲,少年时家中尚存一张大爷爷的照片,是他毕业时所摄,胸前别着徽章,目光炯炯地望向远处,仿佛已洞见了未来的戎马生涯。

那时他新婚不久,妻子是一位隔壁村里的女孩,唤作座兰。座兰生得并不如何美艳,却是温婉可人,眉目间含着一股倔强的英气。大爷爷与她相识于镇上正月十五的庙会,戏台上《三对面》唱的正酣,彼时她在人群中为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的辛酸暗自垂泪,大爷爷惊鸿一瞥间,心尖尖上像被什么柔软的东西拂过,四目相对时,便定了终身。

婚后不过两月,战事便吃紧了。大爷爷接到调令,要即刻北上抗日。临行前夜,座兰为他做了一碗臊子面,面里卧着两个荷包蛋。昏黄的油灯下,她的手微微发颤,眼眶通红,却始终低着头不敢看他,终究只说了句:“家里有我,你放心去”。收拾行装,将她结婚时的合照也塞了进去。“带着吧,闲了拿出来看看。”她声音极轻,手上却不曾停,一件件衣物叠得齐整,仿佛这只是寻常的别离,不日便可重逢。

大爷爷握住她的手,轻声道:“待我赶走日寇,必当归乡。你安心侍奉父母,不要以我为念。”座兰垂首不语,只将一枚红线系在他的腕上,打了个死结。

次日清晨,薄雾未散,大爷爷便启程了。座兰送至村口老槐树下,看他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晨雾中。她哪里知道,这一别,竟是半个多世纪的光阴。

抗战八年,大爷爷转战南北,身上添了七八处伤疤,却从未回过家乡。战后,又随军去了台湾,从此音信全无。海峡两岸,成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座兰始终等着。公婆劝她改嫁,她不肯;族人说她痴傻,她不辩。一有空闲,她就到村口老槐树下站一会儿,望着远方,仿佛那个穿军装的青年随时会从雾中走来。青丝渐渐染了霜白,她依然等着。有时夜深人静,她会取出大爷爷留下的照片,就着油灯一遍遍地看,照片的边缘都磨起了毛。

大爷爷在台湾,亦未再娶。退役后,他在高雄开了家西北面馆,取名“望乡面馆”。有同乡来访,他便急切地问起家乡情况,问起那个他魂牵梦萦的人。得知座兰一直未嫁,他沉默良久,泪眼朦胧。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两岸终于通了探亲之路。那一年,大爷爷已是古稀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踏上了归途。

村口的老槐树更粗壮了,树下站着一位白发老妪,穿着整洁的蓝布衫,一如数十年前那样望着远方。大爷爷走近时,她缓缓转身,浑浊的眼睛忽然亮了。

“你回来了。”她说,平静得仿佛他只是出门赶了个集。

“我回来了。”他答,声音哽咽。

两位老人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秀琴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层层打开,是那张已经发黄变脆的照片。大爷爷也从贴身衣袋里掏出一个皮夹,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们的结婚时候特意去兰州照的,年轻的面容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一直等着,”座兰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

大爷爷老泪纵横:“苦了你了。”

“不苦,”她摇头,“等你是应当的。你是去打鬼子,保家卫国。我懂的。”

村里人为他们办了简单的团聚宴。席间,大爷爷说起在台湾的日子,如何思念故乡,如何夜夜梦见这片土地和等待他的人。他说,台湾的月亮再圆,也不及家乡的明亮;台湾的米饭再香,也不及家乡的那碗面吃得舒服。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大爷爷坚定地说,“我在那里几十年,从未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海峡隔得开土地,隔不开血脉。”

座兰静静地听着,不时为他夹菜,仿佛要弥补这半个多世纪的空缺。

然而团聚的时光短暂得残忍。大爷爷的签证到期了,不得不返回台湾。分别那日,座兰依然送他到村口老槐树下。

“这次,我不会让你等太久了。”大爷爷承诺道,“两岸总会完全统一的,到那时,我就不用走了。”

座兰微笑着点头,一如数十年前那样望着他远去。这一次,他的背影佝偻,脚步蹒跚,却依然坚定。

一年后,大爷爷在台湾逝世,临终前嘱咐一定要将骨灰送回故乡。又过了两年,座兰也安然长逝。家人将他们合葬在后山上,墓碑面向东方,那里是海峡的方向。

如今,每当我站在他们的墓前,总会想起这两位老人跨越海峡、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故事。那段被战火与思念拉长的岁月里,他们用最朴素的坚守,诠释了何为家国大义,何为情深意重。大爷爷的戎马倥偬与座兰的执着守望,如同黄土高原上坚韧的红柳,在历史的风沙中绽放出最动人的色彩。他们的故事,早已融入了苦水镇的每一寸土地,融入了那条瘦弱小河的潺潺流水,融入了老槐树下岁岁枯荣的年轮。每当春风拂过,仿佛都在低声吟唱着这段关于等待、承诺与家国情怀的动人歌谣。

今天,我讲他们的故事,不为单纯追忆一段逝去的爱情,而是想让更多人懂得:台湾与大陆,从来都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无论隔着多宽的海峡,无论分离多少年,团圆才是唯一的正解。大爷爷与座兰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见证了战争的残酷,更见证了人性的光辉与中华民族血脉中那份生生不息的凝聚力。这份跨越海峡的深情,这份对家国统一的坚定向往,早已超越了个人的悲欢离合,成为连接两岸同胞心灵的纽带。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那份根植于血脉中的家国情怀和对团圆的渴望,永远不会磨灭。而我们这一代人,更应铭记历史,传承这份信念,为实现两岸真正的团圆而努力,让更多的等待不再漫长,让所有的思念都能找到归宿,让那轮照耀着两岸的明月,见证一个完整、统一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