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网站标识

来源: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80周年征文作品    作者:苏栗然    时间:2025-11-19

“四方大的小院,这一开,就是好久好久。可人来人往,冬去春来,终是没能等到它的主人。”

“归”,庭院的名字,台云给取的;台云呢,则是它的主人。起初买下这里,台云只是为了能有个念想,他想有个家,一个临着海的家,一个可以眺望远方的家。

他不属于这里,宝岛的风读不懂他的愁。

台云是随1949年的浪而来,海峡之隔,才是落叶归根的地方。1949年中国国民党败退台湾割据一方。

上岛前夕,泪水浑浊了爸妈的双眼,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见。

岛上的日子并不好过,将领换了一个又一个,可回家的船,却怎么也开不过来;支撑他过下去的,是那头的牵挂。古代将士戍守边疆,离家太远,闻笛落泪;今人将士离家远行,一生常怀故土。

岛上的人很好,他们来自各地,是太过于思乡,亦或是过于执着,台云走过的地方,都是故土上亲切的名字,听过的话,都是儿时的乡音。随着日子一天天的拉长,多少人早已安家于此,台云看着身边的伙伴一个个成家,唯独自己还是一人。

这世间总有些思念,总难以说出个所以然来,有时甚至连个端头都寻摸不到,却能牵肠挂肚,侵皮入骨;思念无声却又重似千斤,让他背着走了好多好多年。轻似浮云掠过,又悠久绵长。

岁月不羁,推着时间的年轮缓缓前进,而那张小小的船票,化作两岸之间的纽带,紧紧连起两岸人民的心。可台云好像总是差那么一点运气,一批批的游子归家,盼啊盼,盼啊盼,自己的那艘船却还没盼来。台云想,是不是靠近海一点,就可以看得见了。思来想去,选择了一块四方大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小小的庭院。

庭院很小,却总能见的到海,海峡的那头,是爸爸妈妈在的地方。人们总说,从风雨中走来的人,是历史的印记。可时间,走得太快,而人生,却始终无法跟上它的步子。闲看庭中花开花落,淡看人间是是非非。台云这一等,便是多年。去时青丝,来时雪满白发。

未曾忘记,两岸同是一乡。不知盼了多久,那头的家里人开着船来接他了。

1992年,台云终究是搭上了回家的行船,登上了那魂牵梦绕的地方。

  走时,那座庭院,静静矗立,深知他不会再回来,便最后再遥望一眼,为其取名“归”。当归当归,明月何曾是两乡!

  台云曾说,我深深爱着我的故土,无论我在何处。同为一家人,海峡不是隔阂,我们终将统一。迷失的孩子,终有一天会回到母亲的怀抱,这里,永远是我们的避风港!

让我们忘却彼此的隔阂,历史的血泪昭示着我们,唯有和平,唯有团结,唯有统一,才能进步。铭记历史,让子弹化作白鸽,让硝烟慢慢退散,怀瑾若瑜,风禾尽起。

“悠长人生和白首深情,都是岁月的善举。庭院还是那四方大的庭院,而它的主人,终其一生,找到了他的家。”